首页 > 资讯 > 《精选篇章垂涎三尺》陈情李颉已完结小说_精选篇章垂涎三尺(陈情李颉)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

精选篇章垂涎三尺

精选篇章垂涎三尺

陈情

本文标签:

都市小说《垂涎三尺》,是作者“陈情”独家出品的,主要人物有陈情李颉,故事节奏紧凑非常耐读,小说简介如下:陈情大学毕业后继承了爷爷的饭店。  可惜美食天赋为零的他,在继承一年后,因无力承担各种开销而面临倒闭。  随着最后一名老员工辞职,陈情知道饭店无力回天,便决定关闭店面。  在收拾饭店物品的时候,一本破旧的笔记本砸在他头顶。  他翻开封面查看,里面是空白的。  然而,身后却在这时传来一道声音。  “你好,请问有人吗?我想点一份油盐饭。”  ......

来源:yylrsj   主角: 陈情李颉   时间:2023-12-01 15:14:24

小说介绍

高口碑小说《垂涎三尺》是作者“陈情”的精选作品之一,主人公陈情李颉身边发生的故事迎来尾声,想要一睹为快的广大网友快快上车:想到此,陈情叹了口气,却道:“或许,您是对的。”衍济惊讶看着陈情,不曾想他会说出这句话。“我只知道,打仗,受苦的是百姓,能用更好的方法解决隐患,虽牺牲人命,却也是无奈之举。”陈情觉得古代帝王将相的事,不能带入现在的思维...

第四十六章 热烈庆祝嫦娥奔月


陈情神色黯淡不少,即使头顶是明媚的花灯,灯光落在他的脸上,也未为他神情,增添几分光彩。

虽然他已经猜到这些,但被人如此轻描淡写的说出来,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。

毕竟,那是人命。

不是棋盘上的棋子,可以随意对待。

想到此,陈情叹了口气,却道:“或许,您是对的。”

衍济惊讶看着陈情,不曾想他会说出这句话。

“我只知道,打仗,受苦的是百姓,能用更好的方法解决隐患,虽牺牲人命,却也是无奈之举。”

陈情觉得古代帝王将相的事,不能带入现在的思维。

或许永安帝不这么做,等到建宁帝旧部再掀波澜,百姓又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。

到时候人命,如浮萍,更加不值一提。

能防患于未然,将损失减到最小,未尝不是一件好事。

衍济低眉一笑,心中有些欣慰,这么多年,他是佞臣,是奸臣,是颠倒皇权的谋乱者。

除了皇帝与太子,还从未有人说过他对过。

真是可怜又可惜。

可怜知己甚少,可惜自己与眼前人,只有这一面之缘。

“宋老,我读过《逊志斋集》,很有深意。”

《逊志斋集》是房孝直的诗文集。

当年抄书,房孝直诗书几乎全毁,是宋广濂冒着对皇帝的大不敬之罪,默默收藏,才得以流传下来。

衍济眼底,微光流转,鼻尖传来阵阵酸涩,愈演愈烈。

年纪大了,不中用,短短几句话,竟让贫僧心神如此欣慰且激荡。

可不能在晚辈面前失态。

“时间不早了,若我去晚些,就要错过贺老头了。”

衍济起身,提起用荷叶打包好的两份青团和清明粿。

陈情亦站起身。

虽然心中感慨万千,他还是想知道,这些来店里的古人,是怎么离开的。

别问,问就是求知欲旺盛。

陈情眼睛一动不动。

“老板,你怎么还没睡觉?”

身后是小桃红的声音。

他下意识地回头。

见到小桃红穿着新买的睡衣套装,揉着眼睛站在楼梯口。

糟,糟糕。

陈情再把头转回去时,哪里还有什么衍济身影。

错过,错过,又错过!

...

...

明历。

永安二十二年,八月。

太子朱高志登基,定次年年号为鸿熙。

鸿熙元年元月,皇帝大赦天下,赦免建宁帝许多旧臣,平反冤狱,废除永安帝时期苛政。

鸿熙元年二月初一,皇帝亲自为房孝直平反:“房孝直皆忠臣,诏从宽典。”

鸿熙元年二月十五,已是帝师的宋广濂辞官回家,二度在君山不觉寺出家,法号衍济。

鸿熙元年三月初九,清明节。

衍济提着清明粿与青团,来为房孝直扫墓。

仍是半山腰的那几抷黄土,只是黄土前,立了墓碑。

房远正先生之墓。

字迹尚新,是前几日立的。

墓碑前放着香烛、素酒、青团和一株新鲜荷花。

贺知惟穿着粗布深衣,站在墓前沉思。

衍济未说话,将手里的东西放到墓前。

十几卷诗书,高高摞起,全是房孝直的著作。

贺知惟狠狠一怔,转头看向衍济,“你,怎么会有……”

“故人之物,自然好好保护。”

衍济穿着灰色僧衣,面露倦色,已经八十多岁高龄的他,早已没有当年的意气风发。

倒是贺知惟,九十有余,却依旧生龙活虎。

他当真羡慕。

“他们都是你救的?”

贺知惟也是个文人,可惜运气不好,考到四十好几,才当上举人。和房孝直同出一科,两人认识,也算知己。

他不喜欢宋广濂,第一眼见他,就觉得是奸佞之臣模样。

尤其那双三角眼,看来令人生畏。

奈何房孝直与他交谈甚欢,他与宋广濂才有交情。

后来他精力不足,眼力逐渐减弱,便辞官回家,专心做吃食。

日子过得清闲也有趣。

直到听到房孝直被诛九族,才踏入京城。

他不喜欢宋广濂,却看到宋广濂被连累抄家,生出同情,对其态度稍微和缓。

后来,细作之事爆发,他们二人再次分道扬镳。

如今,已经是二十年未曾说话。

贺知惟不傻。

他已经是耄耋之年,还有什么看不透。

宋广濂是帝师,若无他的周旋,新帝又怎么会在登基之后,大赦天下,赦免建宁帝旧臣。

又怎么会亲自为房孝直平反,驳了永安帝的定罪。

若没有宋广濂,或许多少年后,远正一样会被平反。

可那时,谁还记得他?记得他的文章?

“救的人太多,你说的是谁?”

衍济反问贺知惟,面上不悲不喜。

贺知惟冷哼一声,没有说话,正准备收回目光,却看到那灰色袈裟晃过嫩绿一角。

似有幽香,淡淡传来。

“你手里拿着什么?”

“狗鼻子真灵。”

衍济提着荷叶包裹的清明粿和青团递给贺知惟,道:“你徒弟做的。”

贺知惟眼前一亮。

那日之后,陈情辞官回家,他再没听过陈情消息。

如今听到,心中还有欢喜。

他接过青团和清明粿。

迫不及待打开。

香气扑鼻,诱人口舌。

他先吃了一枚青团,激动地眼泪都要流下来。

味道比他做得还要好上几分,当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。

再吃一枚清明粿。

好!好!好!

馅中味道,个性分明,把控得十分精妙,不多一分,不减一分。

吃得贺知惟眼睛模糊又清明。

他后继有人,后继有人啊!

“我说你,怎么哭起来了。”

衍济知道他心中所想,但还是忍不住调侃。

也不知道明日之后会如何,当然是珍惜眼前故人,怼就是。

“我有后人,我开心!”

“怎么?陈情那小子要跟你姓贺了?”

“要你管!”

贺知惟瞪了衍济一眼。

“知惟兄,要去山下喝个茶吗?”

“你请客?”

“当然。”

“那就却之不恭了。”

春寒料峭,冷风呼啸。

多年未说话的两人,终于在老友见证下,相视一笑,一笑泯恩仇。

鸿熙元年三月十二,衍济含笑圆寂于不觉寺,终年八十三岁。

...

...

小桃红什么都没看到。

只见到陈情站在桌前发呆。

这是个好讯息。

证明游记所展开的世界,只有陈情一个人知道,不会被外人所知。

这种超自然现象,知道人越少越好。

小桃红见陈情还有事要做,但不需要自己帮忙,便不再打扰,回二楼休息。

陈情忙至深夜,才回到仓库休息。

第二日,锣鼓喧天,鞭炮轰鸣。

陈情被店外喧嚣吵醒。

他将饭店大门打开一条缝隙。

对面提前营业。

招牌闪着光,下面是一条横幅。

热烈庆祝小长今正宗韩式料理正式营业。

全场八折优惠!

横幅下面摆着几个大花篮。

两个穿着韩服的典型思密达长相的人站在花篮中间,朝来往的行人递传单,喊“思密达”。

陈情见到这架势,哪里还想睡,打了个哈欠,把自己收拾一番。

拿出自己做的横幅,打开店门,挂在招牌下面。

热烈庆祝嫦娥奔月四千二百一十八年。

下午四点开始营业!

小说《垂涎三尺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